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日-24日。秋分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,产生一次次降水,气温也一次次下降,正如人们常说的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为此,江西省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,进入秋天后要注意预防疾病缠身。
感冒:
秋天免疫力下降 感冒咳嗽很常见
进入秋天之后,不少人会感觉到身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,感冒、咳嗽很常见。江西省疾控中心专家称,在秋天出现感冒、咳嗽的症状,往往是秋燥引起的。
秋燥会给人的皮肤带来瘙痒的感觉,这样的瘙痒会使得皮肤水分蒸发加快,鼻咽部位的黏膜会发痒,出现干痒疼痛,长时间的咳嗽就是一种燥咳。秋燥不仅仅是气候干燥那么简单,同时,温度的下降使得很多人的免疫力有所下降。“秋天的夜晚温度变化明显,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盖被子,容易使机体受到伤害,使得身体免疫力下降。”
专家表示,一般来说,秋天感冒、咳嗽了,喝冰糖熬制的雪梨水对身体是有好处的。梨子有润肺的功效,适合在秋天食用。
肺炎:
每天多喝温水 以免患上肺部疾病
秋燥伤害身体最大的部位就是肺部,秋燥严重时,肺部更容易受伤。其中,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口干、唇裂、鼻塞,甚至阵发性的咳嗽,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,要是这些症状不能得到彻底治疗,会导致肺部受到伤害。
专家称,秋天本来就是一个伤肺的季节,在生活中让身体保持湿润感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多喝水,“在秋天,每天喝水的量不能少于夏天,充足的水分能够帮助身体保持湿润感,从而湿润肺部。”因此,在秋分节气的前后,市民们要每天多喝点温水润润肺部,以免造成肺部疾病的发生。
呼吸道疾病:
温差加大 老人孩子易患呼吸道疾病
入秋后,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变化非常明显,对于很多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孩子来说,容易引发呼吸道方面的病症。再加上秋天的燥热会使得呼吸没有以前那么顺畅,病毒也会乘虚而入,使人患上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这个时候,有些人会因为燥热引起支气管哮喘,同时还要警惕气道、气管部位的疾病。
对此,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、打太极的方式,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。
腹泻:
入秋注意保暖 减少腹泻发生
到了秋天,不少人仍然会把食物放进冰箱中进行冷藏、保鲜,在需要的时候再从冰箱中拿出来直接食用。但是专家认为,这样的饮食方式在秋天是非常容易引发胃肠炎,进而引发腹泻的。同时,晚上睡觉的时候,有的人不盖被子,这样也容易造成腹泻。据悉,长时间腹泻会使得身体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,从而让病毒侵入身体。
因此,入秋后要注意保暖,同时,适当锻炼身体,这样能够很好地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,减少腹泻的发生。